王德华握紧了拳头,看着酒店大厅里那一排排空荡荡的圆桌,青筋暴起。
二十一桌酒席,现在只坐了十个人,稀稀拉拉地散在角落里。
"德华,小点声,被人听见不好。"陈秀珍拉了拉他的袖子。
王德华甩开妻子的手,指着那些空桌子:"我花了三万多块钱,就为了看这个?"
服务员小心翼翼地走过来:"王先生,您看这些空桌子要不要..."
"不要动!"王德华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,"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,这就是我王德华的朋友!"
01
三个月前,王晓宇的高考成绩出来那天,王德华正在五金店里清点货物。
陈秀珍拿着手机冲进来,眼睛里闪着光:"德华!晓宇考了598分!"
展开剩余93%王德华手里的扳手掉在了地上。598分,这意味着儿子能上一本,能上好大学。
这是他们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大学生。
王德华的父亲王老爷子只上过三年小学,自己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做生意。二十多年来,他起早贪黑,就是希望儿子能有出息。
"我要办升学宴!"王德华当场拍板,"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!"
陈秀珍有些担心:"德华,咱们今年生意不太好,要不就简单请几桌亲戚?"
"不行!"王德华摇头,"晓宇是我们家的骄傲,全村第一个大学生!这种光荣时刻,怎么能马虎?"
他掰着手指头算:亲戚朋友、生意伙伴、邻居同学,少说也得二十桌。
晚上,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商量升学宴的事。
王晓宇有些不好意思:"爸,要不别办了,我觉得没必要。"
"怎么没必要?"王德华拍拍儿子的肩膀,"你考上大学,是咱们王家的大喜事!别人家孩子考上大学都办升学宴,咱们家也不能例外。"
陈秀珍在一旁算账:"办二十桌的话,光酒席就要两万多,还有烟酒、喜糖..."
"没关系。"王德华大手一挥,"亲戚朋友来吃饭,肯定会随礼的。办过满月酒、结婚酒的人都知道,礼钱基本能抵消酒席钱,甚至还能有些结余。"
王德华心里算得很清楚:按照当地的习俗,关系一般的随200,关系好的随500,至亲好友随1000。二十桌客人,保守估计也能收个两万块钱。
02
确定要办升学宴后,王德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。
他先是跑遍了县城里的几家大酒店,最后选定了"金满堂"大酒店。老板承诺给他最优惠的价格:1688元一桌。
"德华哥,你家晓宇真是争气!"酒店老板李经理竖起大拇指,"我们县城里考上一本的孩子不多,你这升学宴办得值!"
王德华心里美滋滋的,当即交了定金,预订了二十一桌。
接下来就是发请帖的环节。
王德华列了个长长的单子:三叔、四叔、表哥、表弟、岳父岳母那边的亲戚、生意上的伙伴、多年的老朋友、隔壁邻居...
陈秀珍看着那份名单,皱起眉头:"德华,你确定这些人都会来?"
"当然会来!"王德华信心满满,"我平时对他们都不错,人情世故懂得很。再说了,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,收到请帖能不来?"
王德华开始挨个打电话发请帖。
"张哥,我家晓宇考上大学了,598分!8月15号在金满堂办升学宴,你一定要来啊!"
"李叔,好消息!我家晓宇考上一本了!我们准备办个升学宴庆祝一下,您一定得来喝一杯!"
电话里,大家都很热情,纷纷表示恭喜,说一定会到场。
王德华越来越兴奋,又加了几个人的名单,最后定在了二十一桌。
陈秀珍提醒他:"德华,万一来的人没那么多怎么办?"
"不会的。"王德华摆摆手,"我这些年做生意,帮过不少人的忙。逢年过节都有礼尚往来,关系都维护得很好。再说了,升学宴这种喜事,谁好意思不来?"
03
升学宴的日期定在了8月15号,一个周六。
王德华提前一周就开始最后的确认工作。他重新给每个人打电话,再次确认时间地点。
"三叔,8月15号中午12点,金满堂大酒店,您别忘了啊!"
"放心吧德华,叔叔一定到!"
"表哥,升学宴的事你记着吧?15号中午!"
"记着呢,到时候全家都去!"
每个电话都让王德华更加确信这场升学宴会很成功。他甚至开始盘算收到的礼钱该怎么用。
"秀珍,你说咱们收到的礼钱,除了抵消酒席费用,剩下的是给晓宇买个笔记本电脑,还是存起来当他的生活费?"
陈秀珍还是有些忧虑:"德华,你别想得太美好。万一..."
"没有万一!"王德华打断妻子的话,"我王德华这些年在县城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,生意做得不错,朋友也多。儿子考上大学这种大喜事,大家不会不给面子的。"
8月14号晚上,王德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明天就是升学宴了,他想象着宾朋满座的热闹场面,想象着大家纷纷恭喜的话语,想象着厚厚一沓礼金...
"秀珍,你说明天会不会比预想的人还多?要不要再加几桌?"
陈秀珍叹了口气:"德华,你还是太乐观了。"
04
8月15号上午10点,王德华一家三口提前来到金满堂大酒店。
酒店大厅布置得很漂亮,红色的横幅上写着"热烈祝贺王晓宇同学金榜题名",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精美的花篮和喜糖。
二十一张圆桌整齐地排列着,每桌都能坐十个人。
王德华看着这气派的场面,心情格外好:"晓宇,看到了吧?这就是爸爸为你准备的升学宴!"
王晓宇有些紧张:"爸,会不会太隆重了?"
"不隆重!"王德华拍拍儿子的肩膀,"你是我们王家的第一个大学生,值得这样庆祝!"
11点30分,第一批客人到了。是王德华的表弟一家三口。
"德华哥!恭喜恭喜!晓宇真是争气!"表弟满脸笑容。
王德华迎上去,心情大好:"来了就好!快请坐!"
可是接下来的情况让王德华开始不安。
12点钟,正式开席时间到了,大厅里只坐了七个人。
王德华掏出手机开始打电话。
"三叔,怎么还没到啊?"
"德华啊,不好意思,临时有点事,可能来不了了。改天请你们一家吃饭!"
"张哥,升学宴开始了,你在哪儿呢?"
"德华,真不好意思,我妈突然身体不舒服,我得在医院陪着。礼钱改天给你送过去!"
"李叔..."
"德华,我这边有个急事要处理,实在走不开。你们好好庆祝,我心意到了!"
一个个电话打过去,得到的都是各种理由的推辞。
王德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05
12点30分,升学宴正式开始,酒店大厅里总共只来了十个客人。
二十一张桌子,只有两张桌子坐了人,其余十九张桌子空空荡荡。
王德华站在大厅中央,看着这冷清的场面,脸色铁青。
服务员小心翼翼地过来问:"王先生,是不是客人还没到齐?要不要再等一会儿?"
"不等了。"王德华的声音有些沙哑,"就这样开始吧。"
陈秀珍走到丈夫身边,轻声说:"德华,别想太多,来的都是真心朋友。"
"真心朋友?"王德华冷笑一声,"二十一桌酒席,来了十个人。我平时那些称兄道弟的朋友呢?那些说一定会来的亲戚呢?"
王晓宇也走过来:"爸,没关系的,我们一家人开心就好。"
王德华看着儿子懂事的样子,心里更加难受。他为了给儿子办一个风光的升学宴,结果却办成了这副模样。
最让他心痛的不是面子问题,而是经济压力。
二十一桌酒席,总共花了35000多元。加上烟酒、喜糖、布置,总成本接近40000元。
而现在,收到的礼钱只有区区2000元。
4万块钱,对于他这个小生意人来说,不是个小数目。这几乎是他两个月的纯收入。
更重要的是,这钱本来是准备给王晓宇当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的。
现在全砸在这场失败的升学宴上了。
王德华握紧拳头,看着那些空空荡荡的桌子,胸中怒火越烧越旺。
突然,他的手机响了。是生意伙伴老张打来的。
"德华,升学宴怎么样?热闹吧?"
王德华深吸一口气,刚要开口,就看到酒店门口又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是他的老邻居李四,手里空着,明显是来蹭饭的。
这一刻,王德华再也忍不住了。
06
"你们这些人太不靠谱了!"王德华的怒吼在酒店大厅里炸响。
电话那头的老张被这突如其来的咆哮吓了一跳:"德华,你怎么了?"
"怎么了?你问我怎么了?"王德华的声音颤抖着,"我办升学宴,请了二十一桌,你们这些平时称兄道弟的朋友,来了几个?十个!十个人!"
王德华越说越激动:"我花了四万块钱,收到的礼钱才两千!你们知道这四万块钱对我意味着什么吗?这是我儿子两年的生活费!"
老张在电话里支支吾吾:"德华,我真的有急事..."
"急事?都有急事?"王德华冷笑,"我儿子考上大学是我们家几辈子的大事,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不值钱?平时我帮你们忙的时候,怎么就没见你们有急事?"
陈秀珍想上前劝阻,被王德华挥手制止。
"还有你,李四!"王德华指着刚进门的邻居,"我请帖都没给你,你倒是来得挺准时!空着手来吃饭,脸皮真厚!"
李四尴尬地站在门口,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。
王德华继续咆哮:"我王德华这些年做生意,自认为对朋友够意思!谁家有事我都主动帮忙,谁家办酒席我都按时到场,礼钱从来不少给!结果呢?轮到我家办喜事,你们都忙!都有事!"
坐在桌边的几个客人面面相觑,气氛极其尴尬。
王德华的表弟想打圆场:"德华哥,消消气,大家可能真的有事..."
"有事?"王德华转过身,眼睛里噙着泪水,"我告诉你们什么叫有事!我儿子从小学到高中,十二年来我没缺过他一分钱学费!为了供他读书,我起早贪黑做生意,从来不敢生病,不敢休息!"
王德华的声音哽咽了:"他考上大学那天,我高兴得一夜没睡。我想着一定要给他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升学宴,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王德华的儿子有出息!"
陈秀珍走过来,轻轻拉住丈夫的手:"德华,别说了..."
王德华甩开妻子的手:"让我说完!我以为朋友就是朋友,亲戚就是亲戚,大家会为我高兴,会来分享我们家的喜悦。结果呢?现实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!"
07
王德华的话音刚落,酒店大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。
王晓宇走到父亲身边,声音轻得像羽毛:"爸,别说了,我们回家吧。"
看着儿子理解的眼神,王德华的愤怒突然消散了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羞愧。
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让儿子难堪了。
陈秀珍对在场的客人抱歉地笑笑:"不好意思,德华心情不好。大家该吃吃,该喝喝,不要受影响。"
王德华的表弟站起来走过来:"德华哥,我理解你的心情。其实大家不来,真的可能有各种原因。"
"什么原因?"王德华苦笑,"还不是觉得我王德华不重要呗。如果是县长家办升学宴,你看看有几个人敢不来?"
这话说得很现实,也很扎心。
李四悄悄地退出了酒店,其他几个客人也显得坐立不安。
王德华突然想起了什么,掏出手机给生意伙伴老张回了个电话。
"老张,我刚才说话重了,不好意思。"
"德华,我能理解你的心情。其实..."老张在电话那头犹豫了一下,"其实我们不来,还有另一个原因。"
"什么原因?"
"现在经济不好,大家都不容易。升学宴、满月酒、结婚酒太多了,随礼的负担很重。大家都有点随礼疲劳了。"
王德华愣住了。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老张继续说:"德华,你想想,你家晓宇考上大学要办升学宴,邻居家小王结婚要办婚礼,老李家孙子满月要办满月酒...一个月下来,光随礼就要花几千块钱。"
王德华这才意识到,自己可能想得太简单了。
他以为办升学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朋友们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参加。但他没想到,从客人的角度来看,这可能只是众多需要随礼的场合中的一个。
陈秀珍走过来,轻声说:"德华,我们收拾一下回家吧。"
王德华看着那十九张空桌子,心情复杂。愤怒已经消散,留下的是深深的反思。
08
回到家后,王德华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,思绪万千。
陈秀珍端了杯茶过来:"德华,想开点。钱没了可以再赚,儿子考上大学是真的。"
王德华接过茶杯,苦笑道:"秀珍,我今天是不是很丢人?"
"有一点。"陈秀珍诚实地说,"但我理解你。"
王晓宇也走到阳台上:"爸,对不起,都是因为我..."
"别这么说。"王德华拍拍儿子的手,"爸爸为你骄傲。是我自己想太多了。"
王德华深吸一口气:"我一直觉得人情世故很重要,觉得朋友多了路好走。但今天我明白了,真正的朋友不在多,在精。那些真心为我们高兴的人,就算不办升学宴,他们也会祝福我们。"
陈秀珍点点头:"德华,你以前总说要给晓宇最好的,其实最好的不是排场,是陪伴和支持。"
王德华想起了今天来的那十个客人。虽然人不多,但他们都是真心实意来庆祝的。王德华的表弟专门从外地赶回来,邻居王大妈包了1000块钱的红包,说是给晓宇的学费...
"我想明白了。"王德华站起身,"晓宇,爸爸欠你一个道歉。我办升学宴,说是为了你,其实更多是为了我自己的面子。"
王晓宇摇摇头:"爸,我从来没怪过你。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。"
"不,我是为了证明我王德华有面子,有朋友。"王德华自嘲地笑了,"结果证明了什么?证明了我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。"
陈秀珍握住丈夫的手:"德华,过去就过去吧。咱们一家人健健康康的,晓宇有出息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"
王德华点点头,看着儿子:"晓宇,这四万块钱虽然花得冤枉,但给了爸爸一个教训。以后爸爸不会再为了面子做傻事了。"
"那我的学费..."王晓宇有些担心。
"学费爸爸想办法。"王德华坚定地说,"大不了我多做点生意,多辛苦一点。钱能赚回来,但教训无价。"
第二天,王德华主动给那些没来的朋友打电话,不是兴师问罪,而是真诚地道歉。
"老张,昨天我情绪失控了,说了些过分的话,你别往心里去。"
"德华,我也有错。确实应该提前跟你说清楚不能来的原因。"
通过这些电话,王德华发现朋友们其实都有自己的难处。有的确实有急事,有的经济紧张,有的身体不舒服...
王德华这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"理解万岁"。
一个月后,王德华用自己的积蓄和借来的钱,顺利给王晓宇交了学费。送儿子去大学的路上,王德华对儿子说:"晓宇,记住,做人最重要的是真诚,不是排场。朋友不在多,在真。"
王晓宇认真地点点头:"爸,我记住了。"
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,王德华心中五味杂陈。这场失败的升学宴,让他损失了四万块钱,但也让他收获了人生的智慧。
有时候股票配资炒股,最贵的学费,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道理。
发布于:河南省华夏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